前因
现有脑外科精准定位技术如脑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神经导航技术高度成熟,但因为价格昂贵及操作复杂等原因普及困难,常见的脑出血、脑肿瘤、脑活检、脑脓肿等手术缺乏简捷可靠的定位技术。
我们应临床需求先后研发了M型龙门架激光定位器、软件数字孪生定位以及极简正交激光指示器等三种颅脑定位技术,各技术均使用“导向器”在术前记录定位信息,术中由无菌的复刻导向器引导定位。更有专家创造性使用导向器配合神经导航或者神经内镜,提高了手术效率。这种“定位导向微创外科”顺应了医生手术习惯,简化且标化了手术流程,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迄今在中国各级医院完成四千余例颅脑微创手术。
神外导向微创技术说明
三种简便定位技术均通过导向器达到手术精准微创
随着相关的SCI论文发表及国际交流的进展,众多国外医生对此技术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得到拥有三万多成员的全球神经外科最大社群Neurosurgery Cocktail(神经外科鸡尾酒)版主Bipin教授的认可,牵线尼泊尔候任神经外科协会主席拉杰夫教授,发出邀请。
尼泊尔BIR医院拉杰夫教授的邀请函
尼泊尔神经外科协会的培训通知,融入了中国和尼泊尔的人文及自然景观特色
启程抵达
历经2天(长沙-成都2小时,成都-加德满都4小时)的飞行,飞越二战时众多飞虎队美国援华勇士牺牲的青藏高原,终于在当地时间下午5点前抵达加德满都机场。
从舷窗可以看到雄伟的珠峰
出机场打车到酒店,这边是右舵车,刚上车还有点不习惯。一路上感觉时空的穿越,传统与现代并存,拥挤和有序相伴。
预定的酒店是个独栋的六层楼建筑,由本地人家族经营。服务态度很好,很快就办好入住,房间内浓浓的尼泊尔风格倒也别有情调。
在酒店旁的通讯店办理了400尼币(折合22块人民币)7天的手机卡。恢复通讯,马上看到拉杰夫教授以及Bipin教授问我们是否安全抵达的邮件,赶紧给两位回复邮件。
酒店就在著名的泰米尔区,是加德满都著名旅游区,各国游客在类似国内80年代古早风格的街道上自得其乐的休闲瞎逛也是一大奇景,中国店铺和中国游客满街都是,甚至有湖南米粉和长沙宾馆开着。毕竟是到尼泊尔的第一晚,大家不敢尝试生猛的本地特色,就选了一家披萨店随意解决晚餐问题。
左上: 加德满都机场海关出口安检排队(要脱鞋),尼泊尔对中国游客非常友好,目前是落地签加免签证费,直接选90天最长停留期即可,西方的游客往往会选择15天的最短期限以节约签证费用。
右上:加德满都街景
左下:夜色中的BIR医院
右下:尼泊尔风格酒店房间,该有的洗漱用品和和国内电器适用的插座一应俱全,并不像游记介绍那样都得准备。
买手机卡 基本是几百米一家,服务很好,需要登记护照
学术交流
28日是周六,正好是尼泊尔一周一天的休息日(周日是工作日,正常上班)。拉杰夫安排的住院医师Adhikari九点半来接我们到达医院。
BIR医院是加德满都最古老的医院,已经有百年余历史,也是最大的政府公立医院。尼泊尔有约百余名神经外科医生,一半在加德满都,本次由于拉杰夫教授以尼泊尔神经外科协会的名义发出邀请,有约40位神经外科医生参加本次培训班。
BIR医院神经外科主席和培训班主席拉杰夫教授有明显的雅利安血统,非常英俊。他告诉我昨天确实担心我不能顺利抵达加德满都,导致培训班无法举行。看来以后这种国际协作一定要做好充分沟通。
右1为英俊且喜欢跳舞的拉杰夫教授
Bipin教授昨日飞到加德满都(山国特色,飞机20分钟车程6小时),神交已久真人奔现分外亲热。拉杰夫教授的助手Rajstha教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完成,师从游潮教授。Rajstha教授非常幽默,说他的名字对于中国人难以发音,就叫他“垃圾桶”好记多了。
大网红Bipin教授 他创办的Neurosurgery Cocktail(神经外科鸡尾酒)拥有3万多成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神经外科社群,覆盖全球各个国家,提供了专业交流的互联网新平台
左1为Rajstha教授,中国留学,孟加拉及美国多年工作经历,本次培训班秘书,是拉杰夫教授的重要助手。左2为加德满都医学院附属医院的Thapa教授
培训班的几位发起者合影
拉杰夫教授告诉我他们科有十个医生,百把张床位,每年神经外科手术量在2000台左右。
十点准时由年轻的女住院医(尼泊尔女神经外科医生还不少)做主持开始本次培训班。接着Rajstha教授被同事们笑着用一半中文一半英文表达了对我们的欢迎,然后拉杰夫教授致辞并主持了很有意思的“点灯”仪式,请到场的年龄最长的退休医生点亮了前台的两盏油灯,并告诉我们这意味着希望和光明。
很有人情味和仪式感的点灯仪式
我演讲的题目是“神经外科医生和全球神经外科”。先是回顾了1600年前我国的法显大师60多岁高龄不远万里到尼泊尔和印度14年寻求大乘真经,而今日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时空距离极大缩短。出生于尼泊尔的佛祖释迦摩尼在不确定世界中寻求平和和幸福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关于佛祖的国籍尼印两国正在争论)。目前由于经济下行,战争和国际冲突上升,去全球化趋势成为未来很长时间的基调,这给追求减少世界卫生不平等的全球外科(Global Surgery),尤其是全球神外(Global Neurosurgery)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学习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节俭创新降低医疗成本,以此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这个领域也许是克服困难的一种路径。我们聚焦颅脑钻孔术式,这是神经系统唯一入选世界银行44种必备手术的术式,实现了只要有CT,有基本外科条件就可以迅速同质化、高质量实施颅脑精准微创手术。
张凌云医生阐述了全球外科2030计划面临的挑战和创新的意义
唐丹医生具体介绍了使用软件进行虚拟定位和极简式激光定位两种易于在尼泊尔实施的技术,以及新型的定向颅钻技术,并详细介绍了使用这些技术完成的功能区脓肿,丘脑小血肿,脑内多发弹片伤等病例。重点指出几种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尤其提出未来两国同行通过远程协作方式开展此类手术的可行性。
唐丹医生结合头模介绍软件虚拟定位如何实施
接着的实操培训中,医生们沉浸在极简式激光指示器和定向颅钻的使用练习中,直到下午一点才在拉杰夫教授的催促下享用传统的尼式午餐。拉杰夫教授告诉我,他们邀请我们下午到急诊科及病房查房,顺便看看有没有适合采用新术式的患者。
积极参与学习激光定位和定向颅钻技术的医生们
尼式午餐 ,饭粒细长耐嚼,各种糊糊香料丰富,味道不错
尼泊尔神经外科协会培训班的参训证书 ,协会非常重视医生的继续教育工作,而且非常欢迎全球各种新技术到该国交流
培训班合影留念
下午回酒店休息后Adhikari医生接我们到医院查看几位患者,一并确定明天的演示病例。首先到住院部街对面的急诊科挑选患者,留观室条件较艰苦但患者众多。Adhikari医生告诉我们,BIR是尼泊尔最大的政府医院,也是最高级转诊医院,收费最便宜,但是硬件条件不如一些私立医院。
首先看的是一个颞叶大血肿女性患者,CT动脉成像并没有发现动脉瘤。我和唐医生到CT室一起阅片,这里的技师业务非常熟练,无论是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都没看到动脉瘤,但我们总觉得最大可能还是动脉瘤破裂,只是被血肿压闭了(第二天开颅手术证实是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留观的另一个颅底巨大肿瘤的患者也不适合。
BIR医院颞叶血肿患者的CTA阅片 女CT技师非常熟练,基本上医生要求什么序列会马上给出,便于医生迅速做出判断
然后到病房查房,各床位由矮墙和布帘隔离,从任何一个位置可以一眼看到病房的大部分区域。一位60多岁的老年女性基底节出血量较大,发病十余天奄奄一息,精神状态很差,家属还在纠结是否手术。另外一位28岁基底节区约15ml的“心形”血肿对侧偏瘫患者则非常高兴能得到中国专家的手术机会,并且表示自己是摄影师,以后会把我们的名字和照片放在他的小店里。患者的弟弟比较谨慎,详细询问了治疗方式和预后,最后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得知来了中国专家,好几个家属专门找到我们要求一起看看患者,其中一个是广泛侵犯中后部矢状窦的脑膜瘤,一个广泛侵犯颅底斜坡和鞍区的脊索瘤,都是神经外科医生的巨大挑战,却不适合我们的技术。却由此可见尼泊尔对于中国技术和专家的信任。
和两天一直接送、陪伴我们的Adhikari医生在病房门口合影,他明年完成住培,将到另外一家私立医院工作
BIR医院神经外科病房,矮墙一览无余,病房很安静
患者已经瘫痪10天,得知有可能加速恢复非常激动,一定要我们合影留念
评论列表
0